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时间:02-01 17:48:52 浏览:6797次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物业管理论文
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探讨,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文化的专家和学者一直在辩论,有人说企业文化是锦上添花,有人说企业文化是雪中送炭;有人主张是“春风化雨”的柔性管理,有人却认为必须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刚性措施。一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是那种方法更合适企业文化操作,使企业文化更有效实施?辩论至尽,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笔者认为再高明的说教在事实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事实证明企业文化功效,才能引起企业界广泛关注。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笔者曾经作过多次阐述。企业文化就是一个成熟而健康企业的思想与灵魂,企业就好象一个人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那么还谈什么生存,还谈什么价值。企业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文化,那么这个企业就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那么企业的生存都成了问题,那么企业还有什么资格谈发展,还有什么理由和条件去和国际知名的企业竞争,这无疑是在痴人说梦。所以当下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反复纠缠,而应该及时努力,补好这一课。
那么要想补好企业文化这一课,我们的企业应该怎样去补?企业文化究竟应该怎样操作?企业文化的操作到底是有规可循,还是另辟蹊径呢?这里笔者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与企业特色,谈一下个人见解和看法。
笔者曾经记得小时候经常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公元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发大水,洪水滔天,人们只能往高处的山冈丘陵处搬。大水久久不退,毒蛇猛兽又纷纷出来危害人畜,人们简直无法生活了。
当时的部落首领尧为此忧心如焚,急忙派鲧去治水。鲧采用筑坝堵水的方法,结果堵了这边,另一边却又决了口。堵来堵去花了九年工夫总是无法将洪水治服。后来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舜接位后,把鲧处死,又派鲧的儿子大禹去治水。
大禹吸取了父亲治水挫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理黄河洪水。他疏浚河道,开渠排洪,带领着百姓没日没夜地拼命干。他将全部身心用于治理洪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看。经过十三年的不懈努力,大禹带领百姓终于把肆虐的洪水引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百姓又可以安居乐业了。大禹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拥戴,被推选为舜的继承人。
读罢这则故事,从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同样是治水,大禹父子采取“堵”与“疏”的方法,却得到不同的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企业文化工作。其实在企业文化操作过程中,企业文化工作重点所针对的就是企业员工,而企业文化主要解决的也就是员工的思想意识。而人的思想就好比洪水一样,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内在力量却十分强大,如果合理地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但是如果没有利用好的话,那么产生的危机和危害同样也是十分可怕的,这不啻于企业遭受一场“滔天巨浪”。那么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如何管理好人的思想的洪流,使其发挥巨大的潜能呢?我们是采取“堵”还是采取“疏”的问题,企业同样也会面临着这样的选择?采取“堵”与“疏”的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如果企业采取“堵”措施,只能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设上一道墙,拉远了员工与领导心与心的距离;而采取“疏”却是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则体现了平等、友爱与和谐,密切了干群关系,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互相理信任和支持的桥梁。
那么我们企业应该明智选择什么样的措施?为什么要采取“疏”而是不是“堵”呢?我们必须详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解决这个问题,这与管理者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小到企业,大到国家都是这样的道理。以史为鉴,历史上发生的故事总会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这样鲜明的对比,足以说明在不同的认识基础上,所导致采取不同举措,最终走向不同的结局。
在周朝末期,当时的统治者周历王采取严厉高压政策,禁止人民自由言行,当时的人们遇到熟识的人,只能道以侧目。但统治者就是这样费劲心机的四处围堵,没有挽救周王朝,反倒是加速了它的灭亡,结果是周王朝在人民压迫已久所爆发的怒火覆灭。
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贞观之治”,中华这一黄金时期的缔造者——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封建君主的他以其英明的决策和果敢的行动,把中国推向了历史最高峰。他在与魏征、房玄龄等大臣研讨政务时,就论证过民水君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一再强调“载舟亦覆舟,所宣深慎”(《贞观政要•论君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同上)。李世民还意味深长地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谓也。”(《贞观政要•论政体》)这些议论成为“圣君”、“贤臣”互相唱和的千古名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历代明君贤臣,无不以此为镜鉴,正确处理爱民与使民的关系,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也正是唐太宗所采取疏导政策,才使得民心所向,从而造就了中华历史上最辉煌的大唐帝国。
其实,经营企业和管理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的道理,正所谓治国若烹小鲜。回过头来,谈一谈目前我们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当前我们的中国企业,大多数的领导仍然痴迷于权术游戏,认为权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还没有真正意识道企业文化对于企业重要性,更不知道如何去操作企业文化。一时间,书坛上老板对付员工58招,员工对付老板49计等等满地摊都是,仿佛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拥有了这些,就象武林高手拥有了独一无二得秘籍,就可以练成高深武功。于是,大家都聪明起来了,都学会用“术”御人,但是聪明人跟聪明人合作,是不是就一定成功呢?聪明人和聪明人合作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为什么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而一群中国人则是一堆虫呢!这就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太聪明了,而这样的聪明不是什么聪明,只是小聪明,而不是大智慧。正因为这样的小聪明,导致了我们相互防范,相互戒备,结果是在无休无止的内耗中失去了机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理性主义的时候,研究到最后发现理性人都成为理性的傻子。这就是囚犯悖论得出的结论。聪明的人都是选择出卖对方,只有出卖才获得利益最大化。理性人成了理性的傻子。在商界里聪明人成为聪明的傻子,两个聪明人在一起会做出最傻的事情。这其中的原因是为什么?归根结底就是防范,也就是堵塞。因为所谓的聪明人在防范上花了太多的力气和力量,四处堵塞所谓的漏洞,结果是漏洞越堵越多。
人都是理性的,理性人在一起,如何找到相同点,从而最大化利益?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家都理性了,大家都聪明了。尤其是我们有的企业家,当你所采取投机取巧那几招,或者早已被别人看出来了,或者你可以蒙人一时,但是你绝对不可以蒙人一世。所以说我们的企业要回到什么时候,回到什么状态才能挣钱呢?回到什么状态下合作才能愉快呢?这时候,我们的企业家才开始懂得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有的企业家开始关注企业文化。
因此,我们的企业家只有意识到企业文化重要性,才能懂得应该怎样去操作企业文化。所谓操作就必须按照规律操作,任何违背规律的操作必然会带来严重后果。企业文化的操作应该注重疏导,在尊重人性的前提条件下,营造一种团结协作的氛围,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和社会效益。那么如何在企业里营造这样一种气氛,这种气氛让大家劲往一处使,如果我们的聪明才智都用来防范了,那么无休无止的内耗迟早会把我们的企业消耗掉。这就像我们各个房子都是铁栏杆,所有这些东西不仅不能给我们带来自由。如何在企业内部降低防范成本?这就是企业文化内涵。如果我们单纯讲企业文化,可能有些企业家听不明白,但是企业文化的作用是降低成本的,降低成本就是带来利润。 所以说,企业文化工作者必须从疏导上下功夫,科学、合理操作企业文化,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内耗。而不是想着如何去制定防范的措施,任何时候,落后一步,就只能收获失败的苦果。
本文关键字:企业文化 物业管理论文,物业管理 - 物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