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时间:02-01 17:48:31 浏览:6150次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物业管理论文
物业管理企业实施ISO9000的困惑
一、认识上的困惑 企业过于夸大ISO9000的作用。各个物业管理企业在做ISO9000之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ISO9000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梳理和完善而已,如果认定一套上ISO9000的光环,就有了非常有效的管理,必然走入误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企业运作并没有产生想象中的神奇效果,看到的是一些烦琐的、机械的文件管理,大量的表格填写,条条框框的约束等,会在认识上产生较大的反差。 各级人员对标准的熟悉和理解不够,表现在咨询公司的局限性。各个企业一般都是请咨询公司来帮助建立ISO9000体系的。咨询师对标准的理解、把握和能否有机地与行业的特点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决定了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如对该标准的“7.5.4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条款的理解,一些咨询师认为物业管理行业不生产实物产品,因此标准的这个条款可作删除处理,而实际上物业管理行业的小区各类识别标志、指引标志、服务人员的工作牌等都是该标准条款所要求的内容。诸如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会影响企业ISO9000的最终成效。 管理层的认识局限性。企业的方向和发展是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确定的。领导的作用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位居第二。但目前很多企业在实施ISO9000时都是由咨询公司设计,而咨询师一般从专业和通用角度考虑体系的设计,不一定与最高管理者的意图一致,从而也给体系的执行带来不利。 职能部门专业的局限性。ISO9000是一个纯翻译版,即便是国内的许多专家,至今为止在理解标准条款与企业的具体应用方面都有不一致的地方,而且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积累,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一个企业的专职人员在专业方面就更有差距。职能部门对标准条款如何转化为企业的实际把握不住,一般都是被动地按照咨询师要求开展工作,很少主动地根据企业的实际设计自己的ISO9000体系。
二、执行中的困惑 在物业管理企业,最主要的执行者是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实施ISO9000后,从表面上看,是给基层管理人员增加了许多规定的要求和条条框框的内容,比如不能随意口头进行管理,而必须按照体系文件的条款逐条对照执行;不仅自己要规范执行并熟悉掌握文件的条款,还要给基层员工进行文件条款的培训;培训所用文件是受控版本,不能随意复制;要填写大量的表格、记录等等。加重了一线员工的负担,导致基层管理人员在潜意识中抵触和质疑ISO9000。这种情绪也会传递至中层管理人员。 规范管理控制不是公司的最终目标,实现效益的提高才是最终目的。一个想成功的企业除了满足ISO9000的要求,还要考虑成本和绩效,考虑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ISO9000不会给企业提出新的举措,只能对员工管理及操作流程进行规定。事实上,各管理处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推陈出新,有许多好的管理举措,如主动帮客人提重物、在雨天替客人打伞等,这些个性化服务在ISO9000文件中没有规定,导致大家的创新受到限制。同时,企业为了更加优秀,还要参加行业评比,如创优(市优、省优、国优),申报国家(或市)质量奖等,通过参加这些评比,使企业比较全面地建立更优秀的和卓越的管理模式。因此,从表面上看企业似乎又建立了另外的管理体 系,一个公司有几套管理体系,并且这些管理模式之间都有重合的地方,使管理层及执行层都感觉到负担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