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时间:02-01 17:48:52 浏览:6460次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物业管理论文
每个行业都有它产生、发展、衰退、变革、定位的历史,对今天的中国物业管理,我们一方面为它的欣欣向荣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为未来时代的挑战感到担忧,毕竟变化是太快了些。在外界环境科学、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物业管理表现出一个长时段的静态效应。这个“朝阳”产业似乎同它的孪生的兄弟们有着太多的不同,它不会也不可能通过极少数人一朝一夕的智慧取得成功,同教育行业一样,物业管理要求它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停滞不前,而这自然也正是整个行业的桎梏。就短短的2002年当中,深圳各大物业公司走马换帅的暗潮,各城市物业“保安打人”的频现,更多房地产“洋管家”的卖点,还有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草案)》的出台,标志着这是一个动荡与变革交互发挥作用的时期。如何能战胜挑战,打造明天,我们今天的物业管理人肩负着这个使命。
中国历史沿革具有惊人的连续性,当我们沉醉于故纸堆时,我们会从今天的现实中找到很好的印证,物业管理进入中国,它也将被典型地“中国化”,我的设想是描绘出今后三十年乃至五十年的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它是否完全符合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的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第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前期(1990-2005年)。昨天和今天的物业管理即处于这个时代,象当初的齐、晋、楚被称为“伯”(霸)一样,这时我们的国家首批一级资质物业公司们是行业的翘楚;这一时代的核心标识是“礼”,用今天的话说,叫组织文化与质量体系;它的基本内涵是“德”,在今天被称作以人为本和业主至上。这是一个建立规范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内,绝对优势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相对优势,关键在于行业主体是否能利用自己某一时期的优势扩大战果。因为行业刚刚产生崛起,市场尚有分割余地,这时候的发展不平衡尚能得到广泛的容忍,大大小小的诸候林立,很多企业依靠所谓的品牌而不是实力维系生存。“国家之兴亡,家族之兴衰,个人之荣辱”,在这一时期的物业管理市场当中是广泛发生的,其中较大的物业管理公司,要么依托开发商地产项目的高水准定位,要么依靠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近水楼台,再要么就是凭借主业母公司本身的财雄势大,但是真正说来,很多大型的物业管理企业尚未展现出其规模优势,有些反而因其体制陈旧、机构臃肿而面临种种困扰。
第二个时期:春秋时代后期(2005-2015年)。这一时期的物业管理企业再回顾十年前的企业规模,会发现100多万平方米的物业管理面积是个多么小的数字,到这个时期,一方面,业界关系错综复杂,纷争并购此起彼伏,企业由早期的尚“德”而转入尚“谋”,更需要战略上的纵横捭阖,很多在资金、技术与管理机制上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陆续被淘汰,并且,产权化时代的提前到来,使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出现类型不一的资产联盟和战略同盟。另一方面,“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当初的霸主有的在今天消亡了,有的则早已改朝换代:三家分晋、齐由陈氏、“鲁君失国,政在季氏”——表现在物业管理行业,则是一些大企业自身发展后,因为内部的组织问题出现分化,一些专业的子公司崛起并领导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尖端技术,然后取代或者脱离了母公司而突飞猛进地发展;招投标市场的发育,使技术已经超过组织文化成为一个物业品牌的最重要标志,而就象苏秦、张仪这一类的纵横家将游走于各类行业主体之间,从而带来总体实力分布上的均衡变化。
第三个时期:战国时代(2015-2025年)。这时物业管理企业的绝对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但这一行的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却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多。任何一个项目的服务与管理能力,都将异常地透明,一个企业的规模由它内在的管理效率所决定。正是这一时期,规范形成后又被打破,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又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强大的规模经济优势此时已经充分显现出来,并使物业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其它许多相关领域,能源、交通、物流、IT业,都与物业管理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此时水、电、邮电、传媒……等传统垄断行业也已完全被抛入市场,并承受来自外资与私企的重大压力,它们的服务能力也绝对性地大幅提升了,物业管理公司如果在其中不能起到一种强有力的纽带作用,它就有逐步消亡的危险!在内地一些市场如果没有及时去渗透,到此时也许已永远失去了机会。毕竟物业管理理论本身就在“无用论”与“万能论”之间振荡,无论是物业管理对其它行业的“连横”,还是其它行业对物业管理的“合纵”,这些矛盾冲突却促使企业更加成熟,并且物业管理本身,也会向许多政府职能部门提出挑战,可以确言的是,到这个时期中国的环保问题已经上升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如果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在早期能够眼光放远,积累实力,那在此时应当是收获的季节。
第四个时期:大一统或者楚汉争霸时代(2025年后),关于这远景的断想,有可能是在几强之内竞争,也有可能广泛地统一;据我看来,还是强强争霸的可能性比较大!此时物业管理对“人”的塑造——无论是对其从业人员还是对作为业主的住户——已经都趋于成熟,物业管理本身的细分市场也已相当细化,在前两个时期,微福利房物业管理成为“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情况至此将完全改观,因为到这一时期,全世界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有一半生活在中国,那时候中国老人的消费观念,将同现在迥然相异,这本身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绝好的商业机会。此时的主流物业管理公司,质量体系的外壳已经剥离,巨额利润的目标也让位于市场分割,社区文化成功与否、人文精神的积淀将成为评价一个物业集团的首选因素,许多老人将加入这一行业,另外绝大部分老人则享受这一行业所提供的服务。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厚古薄今的概叹,而我们今天的物业管理,却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豪情,物业管理行业本身的纵深发展,其贯穿始终的是人,作用愈见其大的则是人才,第一阶段强调策划与营销人才,第二阶段着重技术与信息人才,第三阶段看好管理与环保人才,第四阶段则推崇人文与教育人才,而这些人才仅仅是物业管理公司腾飞的助推器,它的主要动力,毫无疑问仍是一支专业化,富有高度责任心的员工队伍。实际上,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严重发展不平衡,使这些时期压根不会按想当然的方式去沿革,而是充斥着纵横交错的情况。一个企业对未来的期许,同一个人很相似,一方面要眼光放远,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在我们迎接挑战时,有些来自于外界,更多的来自于自身,任何人都无法同他的历史割断联系,我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恢复以往的光辉历史,而是要超越历史。
梁晓东于二○○○年十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