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组建或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利税超过1亿元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
(3)改造太平路西、爱民街北部的大板旅社和五金交电大楼,建设成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商厦,并设置地下停车场。
(4)市政府迁到江南兴隆组团后,位于太平路的市政府办公楼区域建设对俄贸易品牌专业店或专卖店。
(5)在太平路西、新安街北的帅千广场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引进沃尔玛公司入驻帅千广场。
(6)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发展30-50家专业店和专卖店。
(7)建设地下人防工程(平时用途为商业)。
①新安街地下人防工程。
②爱民街地下人防工程。
③文化广场至平安街地下人防工程。
④火车站站前广场地下人防工程。
(8)在中心区外围布置停车场,采用地下停车和利用支路停车方式。
(9)大型商业业态的停车场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10)主要业种配置:商业设施建筑面积占50%左右,餐饮文娱设施建筑面积占30%左右,服务业设施建筑面积占20%左右。
3.2.5 景观风貌规划设计
(1)景观风貌规划设计遵循原则。
①综合考虑城市自然环境、城市文化与城市历史。
②建筑群设计应注重形体对比、形态对比、色彩对比、材质对比等。
&
www.fangchanshe.com
nbsp; ③建筑主体色调应以暖色为主,且与建筑风格相融合。
(2)景观风貌规划设计框架:"两轴、两点"。"两轴":太平路景观轴、东一条路景观轴,"两点":火车站广场、文化广场。
(3)景观风貌规划设计导引。
①太平路景观轴设计导引。建筑风格以反映时代性为主导,对广告、标志、牌匾统一管理,大型公建位置符合城市红线、绿线、紫线规定。
②东一条路景观轴设计导引。对现有街立面加以改造,使其在色彩、造型、体量等方面达到协调统一,增设街头小绿地,建设具有特色的休憩服务设施。
③火车站广场设计导引。广场周围的建筑应以淡色为主调,保持其原有色彩特性,留有足够的停车泊位,合理组织人流、车流。
④文化广场设计导引。保护好历史地标建筑工人文化宫,有控制地改造周围建筑,强化东西向轴线。
3.3 区域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
3.3.1 规划五大区域商业中心,分别为西安区域商业中心、桥北区域商业中心、阳明区域商业中心、大学城区域商业中心、江南区域商业中心。主要业种配置:商业设施建筑面积占40%左右,餐饮文娱设施建筑面积占30%左右,服务业设施建筑面积占30%左右。
3.3.2 西安区域商业中心
(1)区位。西八-西九条路和牡丹街以南、新安街以北区域。
(2)消费服务定位。突出朝鲜族民族风情的区域商业中心。
(3)发展与调控引导。
①建设1处大型专业店。
②建设1处中型超市(2000平方米以上)。
③建设阿里郎广场、韩国城休闲中心、文化中心等。
④商业业态的停车场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⑤商业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3.3.3 桥北区域商业中心
(1)区位。爱民区中部,在新华路两侧、圣林街以北区域。
(2)消费服务定位。为本区域居民服务的区域商业中心。
(3)发展与调控引导。
①建设大型百货商店、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各1处。
②建设太平北路商业街、中华路商业街。
③调整提升南方商城家具大世界、南方商城北厅家具城、新华市场功能。
④商业业态的停车场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
www.fangchanshe.com
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⑤商业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3.3.4 阳明区域商业中心
(1)区位。阳明区光华街与机车路交汇处。
(2)消费服务定位。为对俄贸易工业园区服务的区域商业中心。
(3)发展与调控引导。
①建设大型百货商店、大型综合超市各1处。
②调整提升信大交易市场功能。
③商业业态的停车场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④商业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3.3.5 大学城区域商业中心
(1)区位。爱民区地明街以北、兴中路以西区域。
(2)消费服务定位。为文化教育、科研生产服务的区域商业中心。
(3)发展与调控引导。
①建设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娱乐中心、活动中心。
②建设1处中型超市(3000平方米以上)。
③商业业态的停车场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④商业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3.3.6 江南区域商业中心
(1)区位。江南兴隆组团的核心部位,在渤海街与乌苏里路交汇处。
(2)消费服务定位。为江南工业园区、体育、教育和旅游服务的区域商业中心。
(3)发展与调控引导。
①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大型会展商展中心、大型百货商店、大型专业店、大型综合超市各1处。(引进1户世界500强商业企业进驻江南新区)
②建设1处五星级宾馆。
③建设满族风情街和俄罗斯风情街。
④商业业态的停车场设置要求应符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⑤商业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3.4 社区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
3.4.1 规划目标。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的有关标准,参照小区级设置标准,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控制在100~600平方米/千人,建筑面积宜为450~570平方米/千人。小超市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1处,在大型综合超市的服务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设置。菜市场(含生鲜食品超市)按照500~800米左右的服务半径设置1处,营业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服务人口一般为2万人。便民店营业面积控制在100平方米左右,宜设于组团的出入口附近。
www.fangchanshe.com
3.4.2 发展与调控引导。
(1)社区商业的发展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以小型商业网点为主,大力发展食品、日用品、餐饮、文化等各类日常生活所需的商业和服务业,尤其要大力适应家务劳动社会化和日常生活现代化的趋势,在提高传统服务业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符合社区特点的大众餐厅、社区茶馆、洗衣保洁、美容健身、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修理服务、电话购物、网上购物等现代生活服务业,不断提高生活服务水平。
(2)社区商业设施以1家经营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和鲜活商品为主的综合超市为骨干,发展餐饮、美发、修理、洗衣保洁、美容健身、老年服务等各类小型生活服务中心,金融、邮政等配套网点。社区商业设施宜设在人流较为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段。
(3)规划并逐步建设好配套齐全的社区商业中心,距离市级、区级商业中心1公里以外的居住区,原则上居住人口达2万人左右的应有一个综合性的社区商业中心,营业面积总规模一般应为2000平方米,能基本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等多方面需要。每2万人应拥有不低于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菜市场,沿街店铺相连的长度200米以上,购买距离一般宜在500-800米左右,配置不少于建筑面积40%的停车场。改造现有传统农贸市场,鼓励建设标准化菜市场(含生鲜食品超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