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时间:02-01 17:54:24 浏览:6243次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装饰装修
一。橱柜市场无序竞争,行业自律性较差
个别品牌被媒体暴光,业内迅速传播,更有甚者特意将报纸复印放大张贴在店堂显眼处;某品牌老总外出多日,就出现其将倒闭转店的传言。在日常销售中,一些商家导购为达成销售,不惜恶意攻击竞争品牌,甚至对其他品牌进行诽谤。而行业对此现象却有无可奈何,有人士指出,“如果这种现象长时间得不到改观,对行业发展而言会是最大的硬伤”。
事实上,橱柜行业的无序竞争还暴露出一个行业自律的缺失,橱柜业因发展时间不长,本土品牌又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所以一直来没能形成一个以橱柜业为主要内容的相关协会或是机构。各品牌之间很难有机会相互交流,共同为行业发展而有所为。
二。杂牌充斥市场品牌陷入重围
来到素有“橱柜一条街”的孺子路,除了科宝博洛尼等个别顶尖品牌之外,大凡在南昌市场上“有声有影”的橱柜几乎聚集。从金牌、欧派、方太、海尔等全国知名品牌,到欧亚、月兔、好日子等区域性品牌,还有一些处于第二三梯队的橱柜商家,数十家大小规模,风格各异的橱柜门店让消费业主眼花。同时,和橱柜品牌的实力相匹配的是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的优劣程度不一,服务好,品牌大的产品价格不菲;相对价格更实惠的又在产品品质和服务等方面存在差距。
而对于那些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来讲,南昌市场现状还不够理想。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行业环境,特别是业主的橱柜消费观念的差异化,让很多商家有着难言之隐。而太多的小品牌、甚至是杂牌对行业市场的冲击更加剧了品牌橱柜的市场份额。
三。本地品牌难成气候低价成为理所当然
南昌本土至今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橱柜生产企业,这个事实一直被淡化甚至被掩饰。尽管橱柜产品的生产特性有异于其他行业,但非本土制造必然导致因产品运输等成本增加。同时,普遍规模小、设备差、工艺原始的生产水准,也让南昌橱柜业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而在市场现状中,绝大部分橱柜商家都不愿提及产品生产地,一般强调在总部或外部生产。业内人士坦言,这也是南昌橱柜业现实真实写照,毕竟相对其他一些城市而言,橱柜业在南昌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本土制造”的方向是不会错的,因为对于南昌消费者来说,橱柜的“本土制造”更符合消费需求。例如月兔、欧亚等品牌,也已经具备“本土制造”的一些基础。
四。原材料决定橱柜品质优劣
在小蓝工业园一家规模并不大的板材加工厂,记者了解到居然有近一半的橱柜商家的生产用板出自该厂,其中以刨花板贴面加工为主。此外,在小蓝工业园周边及京东等区域,一些并不起眼也没有标贴品牌名称的橱柜加工厂日夜运行着。通过业内人士的协助,记者现场感受了个别品牌的加工现场,其现场的简陋让人不由得怀疑那些陈列在店堂里富丽堂皇,尽显高贵的橱柜是否就是出自这样的生产车间。
橱柜产品主要以人造石台面,防火板材,五金配件,厨房电器,水槽水盆等为生产原材料。但其每一样原材料都有着巨大的品质差异,这也就决定了橱柜的品质好坏,价格高低。而一般消费者对这些材料知识了解不多,的确难以对橱柜成品做出优劣好坏的判别。
五。形象店扩张消费者买单
从金牌橱柜以南昌橱柜店第一规模亮相以来,仅在孺子路上不到两年时间,欧派、方太、海尔、樱花等橱柜店纷纷靓丽登场。以现代厨房生活体验馆类似形式来呈现橱柜的风采,演示各种风格的橱柜功能,更为便利的表述高品质厨房生活,的确让消费者可以更轻松的感受橱柜文化。但对于越来越大规模的展示店,相应提高的销售成本,各家品牌有怎样来分解呢?有消费者提出这样的疑问不为奇怪,他们也有足够的理由来认为,这些橱柜品牌形象店的扩张,事实上最终还是要让广大消费业主来为产品买单,毕竟是“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
六。报价水分多多业主糊涂消费
在记者了解大部分橱柜品牌后,得知他们的计价方式都是按延长米来计算。
所谓延长米计价,指的是按橱柜柜体的长度来计算,即单位延米价×橱柜长度,其中地柜、吊柜、台面分别计价。一般情况下导购小姐会介绍,这种延米价包含了门板、柜体、基本五金件,另外还送三副标配抽屉,如果客户根据个人需要增加抽屉、拉篮等部件得按实际需求另外加价。当问及加价部分有没有标准时,几乎所有导购员都会表示要根据设计师测量结果和设计方案来定。
而据某业内人士透露,这一加价部分就是不法商家玩猫腻的当口。这位人士指出,现在市面上有些商家讲抽屉不单加钱,拉篮不单加钱,往往只是吸引消费者的诱饵。当消费者订购其产品后就会发现,其实商家所讲的抽屉、拉篮都是最基本的配置。如果消费者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商家就会列出一大串费用清单,到时候商家最初提供给消费者的报价就成了摆设。而加价的部分因产品不同,价格差异很大,消费者对此也很难辨别。
七。证书繁多消费者虚实难辨
橱柜业还有一个家居业的“通病”,那就是各种“奖证”概念繁多,相比地板等行业,橱柜业的“奖证”,概念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还是以“原装进口”,“最佳品牌”,“畅销品牌”等等,但各类“荣誉”的出处却又让人难以信服,真正有权威影响力的奖项鲜见。
橱柜业当然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也需要出现更多的好品牌,这样对消费者来讲也是好事。但太多甚至泛滥的“奖证”,“概念”往往会让橱柜企业增添成本负担,而这些成本到头来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