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题 》 开发商: 万科 金地 碧桂园 雅居乐 招商 恒大 融创 新城 首开 复地 金科 万达 绿城 融侨 金辉 荣盛 合景泰富 中海 首创 华侨城 绿地 合生 中铁 海尔 保利 宝龙 龙湖 沿海 华润 合正 金融街 星河湾 世茂房 中粮 朗诗 富力 苏宁环球 远洋 卓越房 中航 中信 华远 星河 代理商: 世联 伟业 亚豪 天启开启 天地行 中广信 易居 同致行 中原 德思勤 高策 大家 怡高 思源 尺度 同策 合富 世家 策源 新聚仁 金网络 阿特金斯 新景祥 新联康 嘉联 华燕 中房信 广告商: 风火 红鹤 蓝色 黑弧奥美 青铜骑士 博思堂 相互 及时 尚美佳 世纪 优点 主观 和声 同路 万有 策达 BOB尽致 博加 商业公司: 戴德 豪斯 仲量 汉博 麦肯锡 世邦 波士顿 埃森哲 高力 高纬 德勤 森拓普 翰威特 普华 美世 达沃斯 九州 绿维 华夏

当前位置:房产社房地产知识法制法规重庆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 正文

重庆市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

时间:02-01 17:54:03 浏览:6603来源:http://www.fangchanshe.com  法制法规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将复核情况报区县(自治县、市)民政部门审批。区县(自治县、市)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应确定救助金额,并填发《重庆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说明理由。

    有关机关应在接到申请对象的申请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毕。

    第十五条 救助金额按下列不同情况确定并发放:

    (一)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的家庭,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发放;

    (二)对有一定收入的家庭,按照其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

    最低生活保障金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直接发放,也可以委托当地银行分支机构或邮政储蓄分支机构代发。

    委托代发的具体办法,由民政、财政部门与代发机构协商。

    第十六条 最低生活保障金必须于当月以货币形式发放到享受对象。

    自发放之日起,享受对象无正当理由逾期1个月不领取的,属自动放弃,民政部门应按程序办理停发手续。

    第十七条

www.fangchanshe.com

享受对象因户口登记地发生变化,可由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证明,连同户口迁移证转移到新的户口登记地,并按新的户口登记地标准执行。

    第十八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及社区居委会于每季末月份内,对享受对象上一个月的家庭人口和收入进行核实,根据核实情况及时办理延续、提高、降低或终止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手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应当按季审核,未经审核的自动失效。

    第十九条 区县(自治县、市)民政部门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分级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资料归类、建档、立卡,并按规定妥善保存或销毁。

    第二十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及社区居委会要分级次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统计台账和统计报表制度,按月逐级填报,并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及时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

    第二十一条 享受对象持与本人身份相符的有效的《重庆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可享受以下优惠:

    (一)劳动保障、人事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对符合就业条件的,应优先介绍就业,并免收求职登记费、现场招聘入场费、介绍成交费,减免岗前培训费;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并依照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费用;

    (三)对在市、区县、乡镇医院及社区卫生站(点)就诊的,免收门诊挂号费、住院诊疗费,手术费每次降低30%收费(材料、血液、氧气、药品费除外);

    (四)其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按规定在相应的学校就读的,学校应免收杂费,减半收取代收费;在高中、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就读的应当部分或适当减免当期学费;在本市范围就读普通高等院校的,学校适当减免当期学费;

    (五)对租住公有住房的,土地房屋管理部门应督促住房出租单位减免租金。

    第二十二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属社会救济专项资金,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应开设专户核算,实行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具体财务管理办法由市财政部门与市民政部门制定。采取虚报、虚列等方法,套取上级财政补助的,由市财政从当年的转移支付中扣除。

    第二十三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

www.fangchanshe.com

活保障金的管理使用应接受审计、监察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民政部门应采取适当方式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享受人数、资金支付情况向社会公布。民政部门应接受公民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投诉并负责办理。

    第二十四条 对民政部门不批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减发、停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五条 对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由人事、民政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六条 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的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通报批评、解聘或行政处分,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居民故意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二)徇私舞弊,擅自改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三)贪污、挪用、扣压、拖欠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四)收受贿赂的;

    (五)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审批工作的;

    (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影响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正常进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七)单位出具不实证明材料的。

    第二十七条 申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区县(自治县、市)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停止或追回其冒领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情节严重的,处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并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罚:

    (一)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二)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家庭收入情况好转,故意不按规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或委托管理组织,继续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三)不听劝阻,无理取闹,干扰、破坏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秩序的。

    第二十八条 不在调查表上签字或不配合民政部门查证的,不批准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尚未就业的居民,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1个月内3次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公益性社区服务劳动或学习活动的,报审批机关批准后,取消其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上一页  [1] [2] 


本文关键字:重庆市  法制法规法制法规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